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高级搜索
您当前位置:首页>职防风采>健康卫士健康卫士
他,患上了“职业病”
时间:2006-11-28 08:00:00 查看次数:40477 来源:常德市职业病防治所信息中心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那么,痴迷呢?

当初,张国清是凭着一腔热情踏进了医生这一职业。20多年来,他却是以一种痴迷的姿态,深深地扎根在基层职业卫生岗位上。翻阅大大小小的奖励证书,就能感受到张国清生命脉搏的强劲跳动。

然而,有人说得更为形象:张国清患上了“职业病”。回顾张国清的生活和工作,我们得到了三种不同的“病理报告”。

妻子:他是一个“可恨”的丈夫

从谈恋爱的那天起,彭建华对张国清就有了一丝“恨意”。

1985年,农药中毒调查的初期,张国清同志担任了调查组副组长,为了了解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农药中毒发生及抢救 治疗等详细情况,他便一头扎进了常德市农药中毒调查 组,他瘦了一圈,黑了一层,用恋人彭建华的话说,就是换回了一张卡。可别小看这张“农药中毒调查卡”,它的科学性和规范化对全省农村农药中毒的调查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此项工作被省卫生厅评为全省农村农药中毒调查工作第一名。回到常德的那天,他的恋人将两张电影票送到了张国清的手中,看时间,已经过去了30多天,才明白,这是对他不告而别的一种“埋怨”。

1989年,是尘肺流行病调查任务最为繁重的一年,也正是妻子怀孕、生育的一年。为了工作,负责常德市尘肺流调工作的张国清又一次“抛弃”了妻子。妻子分娩的那天,张国清正在远离城区130多公里之外的五峰山煤矿追访个案病例。二十多天后,张国清才知道生下的是儿是女。尘肺病的填卡与核对工作复杂又繁琐,为了赶时间,下班后,他干脆打个包,将一大摞资料卡片扛回家,将生育不久的妻子请到了小房内,他占据大房摆开了战场,挑灯夜战。那段时间,走进他家的人,看到的是满地的资料和卡片。

“家里像旅馆”,妻子的埋怨不无道理。结婚十多年来,张国清很少在家里象个丈夫一样的呆过,也没有时间做其他家务事,总是下乡、下乡、下乡。每次回家,除了满身的疲惫,就是一大堆又脏又臭的衣服。“习惯了,拿他没办法”,他的妻子露出了淡淡的笑意。

同事:他是一个“可怕”的老师

在职防所,同事们都尊称张国清为“老师”,私底下,同事们又说他是一个“可怕”的老师。

张国清生活上是个随和的人,工作上却是个严肃的人,尤其是在专业上,不少年青人就挨过他的批评。可年青人还是愿意跟他跑,因为跟他能学到不少知识。

毕业于湖南医学院卫生系的张国清副主医师求知欲望强烈,注重知识更新,在他的提包里,总有一本在读的书籍。在家境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他专门购买了一台电脑,为的是上网了解最新的国际职业病防治技术。

作为基层职防所,因条件限制,开展技术创新困难重重,然而,他扬长避短,硬是在学术领域内有了较大的建树。他带头撰写的洋洋数万字的《常德市尘肺发生发展规律研究及防治策略》、《常德市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等十多篇学术论文,在中华医学会和《劳动医学》上获准交流与发表。为政府领导下决心治理有毒有害因素当了个好参谋,同时也为他奠定了学科带头人的地位。谈及这些论文的形成,所里的年青人都说那真是一次次“可怕”的经历。数数常德市几百家企业,问问常德市30多万产业工人,你就会掂量出他敬业的“可怕”的份量。

1999613,武陵区东郊乡唐家榕腌制品厂发生一起特大急性中毒事故,中毒9人,其中死亡6人。接到消息,上夜班后在家休息的张国清主动赶往出事地点,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初步判断为急性硫化氢气体中毒。时间紧急,他从一位青年医生的手上夺过防毒面具,一头撞进了车间,跳进尚有50cm深的污水池内,采集空气样品。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在人们焦急地等待20多分钟后,张国清汗流夹背地从毒气中走了出来。迅即他马上跳上汽车,回所分析化验。晚上8时,待结果一出,他又赶往医院提出了治疗和事后处理意见。待换下湿透的衣衫,他又赶上夜班去了。

病人:他是一个“可气”的医生

张国清是个“不近人情”的医生。病人在谈论他时,都 会不约而同地有这样一个想法。

张国清的衣袋里,随时都揣有一本通讯录,里面的人员十分复杂,记录的尽是些病症情况。原来,这是张国清的“病人联系卡”。经他诊治过的病人,凡是他认为有必要再访追踪的,他都要详细地记录在通讯录上。20多年下来,他这本通讯录不知更换、筛选多少回。

199986下午5时,慈利县一位农民服用偏方红烧丹后,发生了中毒事故,辗转慈利县、常德市几家临床医院,因病情无法确诊,十几天内病情未见丝毫好转,最后,经人介绍找到了张国清。凭专业经验,他一眼就找出了病因所在。及时采取了排毒、护肝,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齐头并进的方法。由于排毒药物贮备不足且市内无法找到,鉴于病人情况紧急,他连夜赶往省劳卫所,找在那里工作的同学帮忙调剂药品,争取了救治病人的时间。在他近十天的精心诊治下,病人痊愈出院。临行前,那位患者的家属将一个红包送到了张国清家里,被张国清给“轰”了出来。事后这位家属说:“平时张国清医生挺亲切,不知道他那么严历,那么不近情理。”

不近情理让所有病人都领教过。大到千元红包,小到一枚鸡蛋,张国清都没给过谁“面子”。所以,熟悉张国清的病人都说,别给张医生送礼,送的东西他都会按市场价付钱,那是给他添负担。

下一篇:与职业病打交道的人 上一篇:没有了!
健康卫士
热点文章
更多
|
首页 | 单位简介 | 资讯中心 | 财政资金信息公开 | 政策法规 | 服务指南 | 职防风采 | 专题活动 | 职防科普 | 党史学习教育专栏